人物簡介
範元甄(1921年4月――2008年1月24日),女,漢族,湖北省武漢市人,1936年1月參加革命,193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李銳(曾任毛澤東秘書、中組部副部長)的前妻。
人生經曆
範元甄1934年投身抗日救國的學生運動。1935年參加武漢學生聯合會,領導該校學生參加武漢聲援北平“一二ⷤ運動的罷課和大遊行等活動。1936年7月參加了籌組武漢學聯的工作。同年12月參加籌組武漢“民先”工作,並當選為宣傳幹事。1937年12月參加籌組中共中央長江局青委領導的青年救國團,並任總團宣傳部副部長、漢口區團部訓練部部長。1938年秋,轉入周恩來領導的政治部下屬第三廳抗敵演劇九隊任黨支部書記。1939年2月調入重慶中共南方局黨報《新華日報》任記者,同時任南方局女衛委委員,先後在《解放日報》、《冀熱遼日報》、《西滿日報》及《解放報》工作。1940年到延安馬列學院學習。1941年任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員。1951年任湖南省工業廳主任秘書。1953年任北京石景山發電廠代廠長。1954年任航空工業總局特設處處長。1956年到北京航空學院學習。1959年任國營二三二廠總工程師。1962年任航空工業總局總技術處處長。1979年任航空工業部科技局顧問。1982年6月離職休養。
與李銳恩仇
1921年出生於漢口殷實人家,少女時代即投身革命。與李銳在抗日救亡活動中相愛,1939年與李銳結婚,1939年底,兩人一起奔赴延安。
其成名很早:在學生運動的時候,就深得王明的讚譽;在重慶時期,更是為周恩來夫婦所寵愛;在延安馬列學院,連毛澤東都知道她的名字,路上遇到,都會說一聲:“小範你先走”。論美貌,和江青等並稱為“延安四大美人”;論學識和能力,眾口讚譽,身為毛澤東秘書的丈夫曾親口對女兒說過,範元甄能力在自己之上。
1943年4月,李銳被誣陷為特務,被關進延安的監獄――保安處。範寫道:“想到一切都是在做夢。他的一切都為了麻痹我,為了他的政治目的。我就很平靜,想到將來,想到我正需要一個新的開始,擺脫了他正是一個解放,想到這些我是很冷靜的。在所謂感情上,我真是對他毫無留戀了。……”並與之離婚。李銳在被關押一年零三個月之後,從監獄出來了。範主動要求與他複婚,他倆又重新成為夫妻。
解放之後極短的時間裏,範元甄受到了重用。1959年因丈夫被打成被打成“彭、黃、張、周”反黨集團追隨者而受到牽連,並被發配到熱處理車間當爐前工,接受改造,身體在重壓之下徹底垮掉。多次的政治連坐使她嚴重心理扭曲,變得似乎隻有黨性,而沒有了人性,在很多運動風潮之中,她瘋狂的揭發李銳、揭發親人,甚至連女兒都不放過。李銳於1960年4月被發配北大荒。在北大荒過的是非人的生活,他寫信請範給他寄點東西,範竟然去信挖苦,還把他們夫妻間講的枕邊話寫成揭發材料,把李的兩封信交給組織。傷心欲絕的範元甄提出離婚,兩人於1961年正式辦理了離婚手續。但範元甄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做法沒有得到組織的讚許,她也從此一直沒有再次得到閃光的機會。王若水在《左傾心理病》一文中提出的對範元甄的看法是:“範元甄的性格有個人因素,又是製度的產物。某種製度塑出某種性格的人,這種社會性格的人又成為該製度的維護者”。
1962年七千人大會之後,範短暫恢複過一段工作,在航空部技術局總技術處任處長,後由於文革開始,被發配到幹校勞動,回京不久後便被做離休處理。
女兒李南央曾經寫過一篇回憶她的文章《我有這樣一個母親》,文章揭示了左的思想鬥爭的方法可以把人性壓抑和扭曲到什麽程度。離婚之後的十七年中範並沒有重新組織家庭,李銳於1979年徹底平反之後,她又主動提出與李銳複婚,遭到李銳的拒絕和女兒的反對。範元甄於2008年辭世,享年87歲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